媒体:不让中国先登月,美国现在有这本事吗?

媒体:不让中国先登月,美国现在有这本事吗?

媒体:不让中国先登月,美国现在有这本事吗?(组图)

新闻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25-09-13 23:08:46

大字阅读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罕见地用中文发声,直言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把美国人重新送上月球,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甚至声称“中国企图这次超越我们,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话,无异于当众下了一封“战书”,让中美登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美方言论极其不负责任。图片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起步确实早一些,但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比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犹如在六代机上犯下的大错。

中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美国依赖SLS超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猎户座”载人飞船,再加上“星舰”改造的登月器,中间还需要多次在轨加注,链条冗长复杂。中国则用两发长征十号重型火箭分头把载人飞船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在轨对接后直接登月,路径简洁明了。起跑早晚未必决定胜负,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任务架构的复杂与简洁对比。

更关键的是,美国人谈登月,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说实话,这种理解过于表面。

载人登月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否把一次行动变成一种长期能力:从月球极地的科学探索,到水冰资源的利用;从生命支持系统的考验,到深空通信与重型火箭的检验。登月,不该是网红打卡式的到此一游,而要成为常态化的存在。

阿波罗计划实际上是围绕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展开的。图片来源:NASA

登月架构对比

六十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开创了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它的技术路径其实极为简洁:一枚土星5号火箭,将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整套一次性送入地月转移轨道。3名宇航员中,2人乘登月舱下降到月面,1人留在月球轨道值守,任务结束后再会合返回。这种方案的好处是链路短,环节少,没有在轨加注,也不需要多箭配合,风险虽然集中但一目了然。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完全依赖超大运力火箭,成本极高,重复执行的代价惊人,美国最终也只完成了6次登月就偃旗息鼓。

相比之下,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首次载人登月,选择的是一种“双箭合体”的方案。一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飞船“梦舟”,另一枚长征十号发射登月舱“揽月”,两者分别进入月球轨道后完成对接。宇航员由“梦舟”转入“揽月”,实施月面着陆和科学考察,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并会合,最后由“梦舟”将航天员带回地球。优点在于不需要走美国的老路,建造性价比极低的中国版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而是由2发技术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长征十号分担任务,风险点可控。

美国新一轮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极为复杂。它的主体是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用来把宇航员送到月球轨道。但猎户座并不能直接登月,还需要与另一套登月器对接。登月器由星舰改造而来,体量巨大,必须依靠多次在轨加注才能获得足够的燃料前往月球并返回。根据NASA和业界分析,至少需要4至6次加注,部分估算甚至认为可能接近10次。

换句话说,美国的流程是:1发SLS大火箭送人入轨,多次星舰在地球轨道接力加注,再把登月器推送到月球附近,与猎户座会合后才实施真正的登月。这条路线冗长繁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拖延,都会牵动整体。考虑到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不断跳票,双双成为鸽神,工程节点能否保住很不好说。星舰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试飞刚刚成功,离验证接力加注还早。

如果把这三种载人登月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差异。阿波罗计划最直接,但成本高昂难以维持;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简洁清晰,符合当前国力与技术条件;阿尔忒弥斯计划最复杂,政治与商业力量交织,寄希望于仍未完全成熟的体系,一旦成功或许会开启新的可能,但不确定性极高。

阿波罗11号把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宇航员向美国国旗敬礼。图片来源:NASA

进度与风险分析

从时间表看,美国仍然是起跑较早的一方。2022年,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已经执行了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试飞,算是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美国计划在2026年实施阿尔忒弥斯2号,由4名宇航员绕月飞行;2027年前后再执行阿尔忒弥斯3号,让宇航员通过猎户座与星舰登月器对接后,首次重返月球表面。更远一步的阿尔忒弥斯4号、5号,则要依托“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把登月与长期驻留结合起来。

但这套时间表正不断被现实拖慢。猎户座的防热盾在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中出现烧蚀异常,NASA不得不重新设计并进行冗余测试。SLS大火箭本身造价过高,每次发射超过4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次烧一条航母。至于星舰登月器,目前还没有一次完全成功的入轨与回收试飞,更遑论多次在轨加注与月球任务。可以说,美国的进度表写得很美,但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时间节点设定在2030年前,但进度稳健而明确。长征十号已完成7机并联地面试车,验证了重型火箭的动力核心。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版在2020年飞行成功,为梦舟定型型号积累技术,返回舱热防护和回收环节表现正常。揽月登月舱的起降验证也在推进,前不久刚完成了一次系留试验。整体而言,中国方案的研制路径清晰,任务链路也较为简洁,没有在轨加注等高风险环节。只要长征十号首飞成功,载人登月的技术闭环基本就能形成。

美国计划于2026年执行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是一次用于验证的绕月飞行。图片来源:x.com/InfographicTony

这样一对比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抢先一步,但走的是一条极为复杂的路线,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体推迟。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路径简洁、关键节点明确,工程延期的可能性反而较小。换句话说,美国靠的是“先进但冒险”,中国走的是“稳妥而可控”。最终谁能先登上月球,未必取决于谁先立项,而更可能取决于谁的方案更能抗住现实中的风险。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变量,就是成本与可持续性。阿波罗当年只维持了6次登月,美国财政就难以承受。如今阿尔忒弥斯的每次发射依旧昂贵,叠加复杂的政治因素,持续性堪忧。中国的“双箭合体”架构简洁成本较低,未来具备批量执行的可能性。一旦2030年前成功登月,就能在后续的科学探索和资源利用中迅速形成节奏。

因此,如果仅从谁先把旗子插上月球的角度看,中美差距并不大,中国完全可能凭借简洁的路线实现反超。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可控的风险,把登月变成可持续的深空活动,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政治表演。

长征十号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不起飞的点火发射。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结语

登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美之间的差别,也正在这里逐渐拉开。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是否要建“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的关键问题上,至今仍存在争论。NASA一方面强调门户是未来深空任务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预算和合作伙伴承诺不足的现实。很多构想停留在PPT里,短期内难以落地。

而中国的路线已经走得更扎实。按照现有规划,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着陆,执行资源勘察和科学实验;嫦娥八号则会带上更完善的设备,与七号实现联合,构成一个最初级的月球科研站雏形。这意味着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不仅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还会同步展开月球基地建设的前期验证。

换句话说,美国还在讨论是否需要月球门户,中国已经在实践如何建月球基地。这不是口号的差别,而是执行力的差别。真正的竞争,正在从“能否抵达”转向“能否驻留”。在这条路上,谁能率先把月球基地从概念变为现实,谁就将在未来几十年的深空探索中,占据无可替代的战略高地。

Advertisements

网编:睿文

(17)

(3)

评论 53 条

手机扫描二维码[Scan QR Code],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按钮分享

邀请评论

☆复制本条新闻分享代码☆

扫码分享

热门评论

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DLogic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登月背后其实是军备投射的外延。深空通信、火箭推力、材料科技,这些一旦突破,军事卫星和洲际导弹立马收益。所以,美国把这当战书,是有它的逻辑的。

2025年09月14日6:15

12

0

回复

评论人:雪月归客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想通过对外制造竞争压力,来重整国内科技投资与工业链条。这是政治动员的幌子,而非单纯的技术挑战。

2025年09月14日5:06

21

0

回复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夢裡啥都有..🤣🤣🤣🤣

2025年09月14日2:34

9

0

回复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小编把美帝想得太好了,没有想到美帝还有攻击的本事,例如再来个病毒攻击什么的。

2025年09月14日1:47

9

0

回复

评论人:TVB2786333

[♂★南方秀才★♂]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如斯着急,自証了第一次登月是假的!他们自已都不认帐!如果是真的曽经登月,现在应会好整以睱的说:你们遲了50多年,哈哈哈....!但,NASA 没有取笑中国遲到,却在尽力爭先!不由得让全球奇怪,美国究竟為什么在爭第一!他们都不相信自己巳经是第一吗?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9月14日1:20

34

1

回复

评论人:TVB2786333

[♂★南方秀才★♂]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現在有这本事!送两個缺氧而亡的太空人躺身月球。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9月14日1:13

12

0

回复

评论人:horse_long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着啥急, 你们不是已经登过了嘛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9月14日0:30

9

0

回复

评论人:Grove676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 不让中国先登月,美国现在有这本事吗?”

还真难说,当年美国大约有 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 80多个科研机构参与其中,总人数超过 30万人。而现在要找二万家高端制造企业还真不容易。如今美军买一包螺丝要九万刀,其实一点也不贵。由于没有现成的工厂,现有的材料,模具,刀具,甚至或许还要编一下特殊机床的程序,九万还真不贵。而在中国,只要义乌的小老板一窜电话啥都能找到。

2025年09月14日0:01

25

0

回复

评论人:寂寞de心

[♂☆★寂寞★☆♂]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几十年前,月球上的信号📶真好!

2025年09月13日23:45

23

0

回复

评论人:灯塔路

[♂★★等着注销★★♂]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实际上

中国已经在研究“如何利用月球火山洞(熔岩管)大搞月球基建”了

2025年09月13日23:17

21

0

回复

网友已发布 53 条精彩的新闻评论,点击进入查看更多!

新闻速递首页

近期热门新闻

近期热评新闻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科技频道】【宠物情缘】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

微信封号严重,淘宝客们出路何在?几个大招给你指引方...
小麦煮多久呀?要煮多长时间?
beat365app登录入口

小麦煮多久呀?要煮多长时间?

📅 08-07 👁️ 8836
电脑关机命令大全:Windows/Linux/Mac系统关机指令详解